正文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皇帝下场
第188章 皇帝下场
梅永寿堂堂正正,秉公办事。
跟幸合璧完全不是一类人。
他也看不起对方那福唯唯诺诺,偷奸耍滑的性子。
谁都不得罪,就像个泥鳅一样。
就跟他现在的态度完全就是他为官的真正表现。
上面要他表态他就装傻充愣,模棱两可。
坚决不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国舅蔺古也不指望他,毕竟两位侍郎还好说话。
最难的就是一直跟自己作对的敬亲王。
他们四人分别任尚书省左右丞相,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,为三省的最高长官。
主持政事堂,掌管大魏的全部政务。
所以许云溯现在要罢免手底下的十位官员,还有两位正五品朱红官袍的官员。
必须要经过他们同意审核批准才可执行。
蔺古见靖亲王一直没来,直接说道:
“这件事很大,本官决定还是由中书省起草文书,呈报陛下批阅。
然后经门下省审核批驳,再交由我们尚书省处理比较好。”
中书侍郎梅永寿威严正坐道:
“本官一接到这份罢官的文书,就已经加急呈报陛下了。”
在为官方面他还是挺正义凛然的。
相反他旁边眼珠子频频眨动的幸合璧就不咋地了。
一遇到大事就缩头缩脑,恐怕把自己牵扯进去。
这种人怎么能做得好官?
可是陛下又十分舍不得他,多次罢免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。
毕竟一个能打圆场、在各种势力之间斡旋的老油条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“王爷来了。”
外面有个小官喊了一声,就见夜色里浮空绿色的珠子快速走来。
就跟个能在空中飞的单眼夜猫子一样。
蔺古扭动粗胖的头颅,鼓动鼻子下的痦子。
呼噜呼噜的说道:“王爷以后还是尽量减少出门。
大晚上的一个绿眼珠子在空中飘着,不得吓死人。”
两位丞相一见面,就起了剑拔弩张的气氛。
幸合璧急忙起身打圆场。
“咱们靖王如夜明珠一样明亮,到哪里都光彩夺人。
这晚上出行也不会有人冲撞了王爷,多好啊。”
梅永寿跟着起身向靖王恭了恭手行礼。
但对着幸合璧就没好气的说道:
“幸大人生得一副好嘴脸。”
幸合璧也不理他,把他的话当成夸赞。
还回谢了一句:“梅大人谬赞谬赞!”
四位顶级宰相平常就是这样一幅相处的状态。
所以现在都见怪不怪。
靖亲王径直坐到左侧的主位上。
“关于许云溯罢免十位官员一事,本官是持支持态度的。
各位意下如何?”
对面的蔺古当即反对:“靖王爷说的有失偏颇。
那许云溯不过是个五品官员,他罢免的官员里也有两位与他同等品级。
这有违祖宗礼道。”
中枢侍郎梅永寿,品了口茶。
赞同道:“确实有违道理,大魏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官员同时罢免两位同品级官员的先例。”
门下侍郎幸合璧垂着脑袋昏昏欲睡。
嘴里嘟囔着:“对,对。”
靖亲王又说道:“虽然有失礼法,可是并没有违反大魏律法。
礼法是无形的约束,而律法才是堂堂正正的规矩。
没有违反规矩,所以又为何不能同意?”
低垂着头的幸合璧还是嘟囔着:“对,对。”
梅永寿直接踢了他一脚,把他从瞌睡的状态踢醒。
“幸大人别光对对对的。
你倒是说出自己的观点呀。”
幸合璧翻了个白眼。
然后又面对两位丞相拱手道:“两位大人说的都对。
我都赞同。”
反正就是滑溜,像个泥鳅一样。
墙头草两头倒,谁也不偏颇。
政事堂局势很难统一。
幸合璧不发表态度,国舅和靖亲王分别持反对和赞同的态度。
而梅永寿一直要一个合理的说法。
这时候外面三司使杨德水威风堂堂的走来。
国舅蔺古跟他同一派,立马温和的喊他:
“杨大人来了。”
“蔺公。”
“四位宰相大人,那许云溯无法无天,已经站到我们三司头上,这种事还能了得?
这事若是同意他罢免十位官员,以后的三司谁还治得了他?”
不用说,杨德水肯定是来阻止许云溯罢免官员的。
他作为当朝计相,是可以与四位宰相同坐的。
蔺古带着粗重的鼻音说道:“有许云溯的上司三司使在场,我们五人表态吧。
本官觉得这等事情,就不劳烦陛下操劳了。
大家也知道陛下身体不好,何况许云溯也只是个五品小官,没必要劳烦陛下。”
靖亲王懂他的意思。
因为三司使的到来,他那边的势力又增加了一位。
这样众人表态,许云溯根本没有胜算。
“本官觉得应该驳回许云溯罢官请求。
支持的举手。”
蔺古率先表态,举起浑厚的胳膊来。
三司使杨德水紧跟其后,高高举起胳膊。
蔺古直接不去看靖亲王,而是在两位侍郎面前来回打量。
“梅大人?”
蔺古对着梅永寿施压。
梅永寿虽然正直,也不怕国舅的威压,但他也觉得此事不妥,所以便卖给国舅一个人情,也缓缓举起胳膊。
现场总共五人,已经有三人表态,那么其他人的意见就不重要了。
但是蔺古却还想更加讽刺靖王一下。
“幸大人?”
“好,好。”
昏昏欲睡的幸合璧也懒洋洋举起了胳膊。
主要是在场已经有三票起作用了。
他这一票实在不重要,而且他是真不想得罪国舅。
蔺古十分得意,痦子上的长毛随着他粗重的鼻息,嚣张的摇摆起来。
“杨大人,政事堂对此事正式作出决定,本官代表尚书省下达命令。
正式驳回许云溯罢免官员的请求。
由你这个三司主办官回去裁决。”
“下官领命。”
杨德水十分得意,正要走,突然有个老太监一甩长鞭。
“陛下到。”
众人立即起身,由靖亲王和国舅分列左右两侧。
向景佑帝行礼作揖。
景佑帝脸色还是十分惨白,没有什么血丝。
被一个小太监搀扶着,亦步亦趋地走来。
“参加陛下。”
“诸位免礼。”
景佑帝温和的抬抬手,让在场的五位大臣回到大堂内。
景佑帝就径直被搀扶着坐上了政事堂的主位。
随着景佑帝落座,五位官员也随即坐下。
“朕听闻,此前任命的飞钱使许云溯有逾越的行为?”
随着景佑帝一发话,国舅蔺古肥大的脸上布上了阴云。
景佑帝这话说的十分隐晦。
看似是点出了许云溯的逾越之举,但实则他提到了许云溯是亲定的飞钱使。
换句话来说,许云溯就代表了陛下的脸面。
许云溯若是做不好,做了错事,那就代表着皇帝的眼光有差。
果然,随着景佑的这句话一说出来,原先想呈报皇帝直接驳回许云溯请求的蔺古,又沉默下来。
景佑帝看着频繁低头,表现出瞌睡状态的幸合璧。
笑着问他:“幸大人是两朝重臣,也是朕的肱骨之臣,朕甚是喜你。
幸大人来说说对这件事的意见。”
“这......那......许......”
景佑帝不耐烦的挥挥手。
“行了行了。
你个老东西说话又不利索,朕就不问你了。”
然后他又向在场诸位大臣发出质问道:“听幸大人的说辞,诸位肱骨之臣这不是没讨论出结果吗?
干嘛着急散场啊?”
在场之人一个个的都是人精,一下子就明白了景佑帝的心思。
怪不得景佑帝第一个问糊里糊涂的幸合璧。
原来他就是要重新审量这个问题。
若是陛下,先询问蔺古。
他们肯定直接说出已经驳回许云溯的要求,这就没得商量了。
若是直接问靖亲王,他肯定会支持许云溯,在场之人又要争辩起来。
远达不到现在这种模糊的氛围。
幸合璧就是皇帝用来搅动朝堂氛围的一个混合剂。
不管什么事,不管那件事决没决定,只要问‘啥也不知’幸合璧,那么这件事就有商量可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