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 琼林宴
第164章 琼林宴
林霁月立马生气道:“思安,你这是做什么?”
主要是看着他马皮上还带着行李。
一看就不像是来送别的。
许云溯也对着小老弟生气道:“千帆,你这是干什么?
你也不当班了吗?”
谁知许千帆用长刀对着马头一拍。
“大哥去京城当五品官享福了,让小弟在小小的武安县当一个九品录事官。
太不厚道了吧。”
“你......”
旁边的林思安也豪爽地说道:“哈哈,正好我们这驻守武安县的边防军正好换到了京城周围。
我也可以跟着许哥去京城了。”
大魏皇帝为了防止边防军居于一地坐大,恐边境生反叛。
所以每三年便会调动一次。
只是没想到他们这边防军还会掉到京城去。
林思安解释说:“我们武德司的厢军是和殿前司的禁军相调换的。
这都是陛下的策略,所以我到京城去当兵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姐姐你那么凶我干什么?!”
林霁月噎了一下。
终究没有说话。
但她一想到父母没有儿女在身边,难免感到惆怅。
许云溯又问来凑热闹的老道士。
“道长,你这又瞎凑什么热闹?”
道长露着一口豁牙。
“小道友,贫道不是与你说了嘛。
已经找到了需要寻找的东西。
贫道也要回京城的无极观去了,所以跟着你们一起走。”
许云溯解释说:“我们还要绕道,得多走很远的路。
道长怎么不跟着功德车队一起走。
他们很快的。”
豁牙的纯阳道长摆摆手,用漏气的口吻说道:
“那群当官的太过无聊。
贫道从不与当官的为伍。”
许云溯无奈道:“那行吧。
林思安去京城值防当兵,纯阳道长是回无极观。
那么千帆你瞎凑什么热闹?”
许千帆一手托着缰绳,一边将头扭向别处。
“我不管,大哥去京城享福,我也要去。
县衙那个录事官一堆屁事儿,还都是可有可无的杂事,一点成就感都没有。”
许云溯一剑拍在他的马肚上。
“你赶紧回去,不然爷爷能打死你。
小姨也不放过你。”
许千帆拉着缰绳转了个圈儿又绕回来。
“我已经把县衙的官给辞去了。”
“你......哎呀。”
真不让人省心。
一旁的林霁月看着也是心烦。
这两个小家伙没一个让人省心的,光会惹事。
倒是地上的豁牙老道说:“许公子我看这两位小道友都是有大福德之人,不如一起去京城闯荡闯荡。
反正有你在,他们也出不了什么事。”
许千帆赶紧小鸡啄米似的点头。
“对的对的,这位道长真是慧眼识人。
有大哥五品官职在上面也有人罩着我们,能出什么事啊?”
许云溯开始妥协:“你跟家里人说过了?”
许千帆郑重的点头道:“当然。
我早就准备好了,而且我爹也要去京城换防,所以我过去没什么问题。
他也欣然同意了。”
许云溯这才想起来,舅舅在也在武安县的边防厢军当校尉。
现在林思安被换防到京城,那么舅舅也应该换防过去。
“那行吧,既然家里人都知道了,就这样吧。”
许云溯终于妥协了,回头看了一眼林霁月。
见对方也没说什么话便同意了。
林思安和许千帆得意的碰了碰拳。
一扬马鞭,肆意的往前驰马奔跑起来。
许云溯与林霁月并肩行。
忍不住感慨道:“唉,年轻就是有活力,年轻真好呀。”
林霁月瞪他一眼:“许公子不也十九岁吗?
这话说的好像四五十的老头子一样。”
“特指心态,又不是真实年龄。”
下面的火牙老道嘿嘿的笑了笑。
许云溯瞪他:“道长你笑什么?
我说的不对吗?”
百岁老道挥挥手,嘴里漏风道:
“没有没有,贫道只是想起了好玩的事情。
小道友说的对,你是有大福德的睿智之人。”
许云溯听他夸赞自己,又看他被崩掉的三颗门牙,忍不住问道:
“道长,你那么厉害,不能把你的门牙修上吗?”
纯阳道长又是嘿嘿的笑了笑。
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。
“这都是有因果关系的,贫道与这三颗牙这辈子因果到头了。
何况当时情况紧急,也找不到了。”
后面才是重点。
林霁月在一边问道:“道长不如骑一匹马。
我让我们的弟子可以两个人坐在一起,给你一匹马。”
纯阳道长摇摇头。
“身子骨经经不起颠簸哟。
还是我的符箓好用。”
说着他又从裤裆里面掏出两张‘御’字符箓。
往前方一甩,破旧的布鞋往上一踏,便低低御空飞行起来。
许云溯看着都羡慕了。
这种滑行的方式太过高端,而且姿势潇洒。
比自己骑马颠簸,颠的身子骨散架了爽多了。
......
农历十月十五。
下元节。
京城。
神光大街两侧,海浪一般的欢呼声从辰时便开始响起。
整个大魏京城处在震天动地鼓乐声中。
这条神光大街便是由景佑帝亲自改名。
代表着一位皇帝,也是一位父亲,对他的唯一儿子,也是当今唯一神光太子的全部希望。
红色的地毯自皇宫铺过神光大街,一路铺到了京城城西的皇家园林。
在琼林苑宴请新科进士。
所以此宴便被称为琼林宴。
翟承志在康郡王家的下人的服侍下,早早地换上了进士巾服。
顶微平,展角阔寸余,长五寸许,系以垂带,皂纱为之。簪翠叶绒花,树叶皆银,饰以翠羽,其牌用银抹金。
这是一等三甲进士的特殊恩赐,其余的进士其上只能有铜牌。
再穿上深色蓝罗袍,缘以青罗,袖广而杀。
完全就是一位不似凡间的公子郎。
带着超然的文人气息,真如天上文曲星下凡一般。
平阳郡主今日也穿上雍容华贵的服装。
金光闪闪,发髻上的金步摇一摇一晃,丁玲清脆。
钻石般的眼睛,弯眉笑盈盈的说道:“翟郎今日真是俊美。
在琼林宴上一定会大出风采。”
平阳郡主虽然是郡主的身份,但却是郡主里独一档的存在。
毕竟其父亲康郡王是大魏第二亲王。
仅次于靖亲王而已。
甚至有谣言传说,康郡王在次年上元节便会加封亲王。
那就是大魏第二位在世亲王了,地位可见尊崇。
翟成志施礼道:“多谢郡主夸赞。”
两人虽已订婚,但是观念仍属于这个时代。
所以平常说话都以礼相待。
康郡王意气风发,才四十多岁的年纪。
今日穿着暗金色的莽袍。
“承志,衣服换好了吗?
陛下马上要出皇宫了,我们要跟上去琼林宴的队伍。”
翟成志作揖施礼。
“王爷,已经准备妥当了。”
“那好,我让侍卫护送你与其他的进士汇合。
按照礼仪,今日你还是不能与我们坐一起的。”
康郡王一边说话,一边从下人那里端了两碗参汤。
一碗自己喝,一碗递给翟承志。
“在琼林宴上,还不知道要饿多久。
多吃点。”
“谢谢王爷。”翟承志再次弯腰施力。
康王是很看重他的。
对唯一女儿的未来夫婿也非常满意。